华江小学在2020年底成为上海市项目化学习实验校后,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将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内容从学科向活动推进;将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路径从单学科向跨学科发展;将项目化实施的主体从个体教师扩大到小组推进;将项目化学习的培训从骨干教师扩大到全员学习。
从三月春暖花开时的全员培训,到四月天街小雨时工作坊的成立,再到五月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徐颖博士的细微指导,华江小学项目化学习工作坊的老师们在研究的路上一路向前。
6月17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崔春华老师应邀为工作坊成员案例的研究推进问诊把脉。
首先,学校基于校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方案为何依托“海洋科技”课程开展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化学习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崔老师指出了可以将“海洋科技”课程中的驱动性问题进一步分解,有助于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推进。
随后,工作坊成员分小组分别介绍了案例或方案的推进情况。语文组以整本书阅读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立足于本质问题“如何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
数学组以如何制定旅游计划书为驱动问题,让学生在设计旅游计划书的项目过程中提高学生数据分析与整理能力、通过计算提高学生运算能力、通过搭配方案初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信息进行决策与规划。
英语组在项目化学习的研究过程中,从学生中收集问题,以课本“小水滴的旅行”为主要内容设计驱动问题开展研究。综合组从多学科出发,以“大海美在哪?”为驱动问题,去落实不同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德育组围绕在劳动教育、角色体验活动、传统文化体验等实施中与孩子生活能力、行规培养、素养品格相关的三个项目化方案进行了交流。
崔老师在为华江小学项目化学习研究教师工作坊开展案例研究的指导过程中,借助老师们的案例帮大家厘清了项目化学习本质性问题和驱动性问题的区别,前者更为抽象,而后者更为具体。他还向大家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研究中的一个策略:设想开展项目化学习研究,期望带来什么成果,然后从成果逆推形成驱动性问题,崔老师的解释通俗易通,大家反响热烈。
老师们知晓了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本质即实施过程一定是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围绕驱动性问题开展研究,需要把驱动性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子问题,形成问题链。子问题的提炼又可以借助提炼驱动性问题中的关键词形成;项目化学习不仅需要设计在实施过程的评价量规,还需要有一个可以公开展示的成果,这些都是项目化学习的关键特征。
崔老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借助工作坊成员设计的方案或者实施的案例,为大家再次梳理了项目化学习的关键要素。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